央行大动作!M1口径调整落地!

央行大动作!M1口径调整落地!

中办、国办重磅发布!

中国人民银行于12月2日正式宣布,自2025年1月起,将采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(M1)统计口径进行数据统计与公布。这一调整旨在更好地适应金融创新与支付手段的发展,提升货币供应信息的透明度与精确度。预计新修订的M1数据将于2025年2月上旬面向社会公众发布。
 

修订前后的M1统计内容对比:

修改前的M1包含:流通中货币(MO)、单位活期存款;

修订后的M1包括:流通中货币(M0)、单位活期存款、个人活期存款、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。

修订背景原因:
一是关于个人活期存款,在创设M1时,我国还没有个人银行卡,更无移动支付体系,个人活期存款无法用于即时转账支付,因此未包含在M1中。而随着支付手段的快速发展,目前个人活期存款已具备转账支付功能,无需取现可随时用于支付,与单位活期存款流动性相同,应将其计入M1。
二是关于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,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交易,具有较强的流动性,也应纳入M1。从国际上看,主要经济体M1统计口径大都包含个人活期性质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动性的支付工具。
三、国际情况:与美国、欧元区和日本等海外经济体相比,我国M1的统计口径相对较窄,其主要经济体M1统计口径大都包含个人活期性质的存款及其他高流动性的支付工具。
 

影响分析

对个人而言:

1)经济数据透明度提升:随着M1数据的准确性增强,政府能够基于更可靠的信息做出经济决策。这些决策将间接塑造我们的收入和消费环境,使经济走向更加清晰可预测,有助于个人合理规划财务。

2)理财方式面临变革:将个人活期存款纳入M1范畴后,银行可能会根据新的统计标准调整其利率政策。这意味着我们的储蓄收益将受到直接影响,可能需要我们重新评估和调整理财策略,以寻求更优的回报。

3)支付体验显著优化:将非银支付机构的备付金纳入M1,标志着支付体系在流动性和稳定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。这不仅意味着支付系统将更加健壮,能够应对更大的交易量和更复杂的支付场景,还意味着我们在日常支付中将享受到更加流畅、便捷的体验。无论是线上购物还是线下消费,支付过程都将更加顺畅无阻。

对整体经济而言:
1)经济数据准确性提升:M1统计范围的扩大,能够更全面、精确地反映经济体系的即时支付能力和流动性状态,为经济分析提供坚实基础,提升预测精确度。
2)货币政策有效性增强:修订后的M1指标数据可靠性更高,能够更精准地反映货币供需状况,为中央银行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提供有力依据,确保政策精准实施和高效执行。
3)国际交流与比较便利:M1统计标准的修订有助于中国相关数据与国际标准接轨,便于开展国际间的经济比较和分析,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。
4)市场信心与投资者行为:M1增速的负值幅度收敛传递出经济趋稳向好的信号,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,为金融市场带来利好影响。同时,银行可能根据新标准调整利率政策,引导公众理财方式转变,促进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。此外,非银支付机构备付金纳入M1还将进一步优化支付体验,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。

狭义货币(M1)统计口径的调整是为了适应金融创新和支付手段的发展,提高货币供应的透明度和准确性。不仅是金融领域的一次重要革新,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它深刻影响着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决策,同时也悄然改变着每一个普通民众的金融生活。

Related Posts